3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qq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_1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网站logo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综改示范典型之八】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公司: 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动力

时间:2021年12月30日来源:作者:点击数: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研院公司)是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建投)的全资子公司。自2019年开展“综合改革示范工程”以来,充分发挥国有科技型企业优势,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推动“三能”机制落实落地,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队伍活力和企业改革发展内生动力,2021年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9.1万元/人,同比增长14.53%,经营效益增长显著。2020年,公司签约订单3.6亿元,完成产值3亿元,实现利润1989万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49.73%、68.9%、27.74%,整体实现“量质同升”。公司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全国用户满意标杆企业、第七届甘肃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以及“甘肃十佳设计研究院”荣誉称号,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实现干部能上能下

?一是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完善董事会与经理层权责机制。公司本部及所属分(子)公司已全面完成45名经理层成员的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占比100%。经理层考核与薪酬兑现由过去简单的“民主测评+年薪兑现”改革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专项奖罚+股权激励”考核兑现模式。同时,秉承契约精神,强化“一岗一表”的刚性考核,设置30%年薪目标的任期激励和延期兑现模式,明确70分、80分红线退出条件。在考核合格的前提下,总经理年薪上限增长1.2倍,经理层副职年薪上限由过去的60%-90%调整为90%-120%,经理层整体收入明显提高,激励作用显著,保持了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干事创业激情。二是大力实施管理人员竞聘上岗。2020年,科研院公司全面推进市场化人事改革,破除论资排辈和隐性台阶,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实施管理人员竞聘上岗。2021年公司总部及分公司层面43个岗和子公司12个岗位实现竞聘上岗,完成3个岗位竞聘调岗试用期考核工作,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率达62%。同时,对3名不适宜现岗位的人员严格执行退出,对竞聘失败的人员一律“退长还员”,全部岗位三年一个任期,到期重置归档,彻底打破干部“一选到底、一用到底”。三是完善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推进“民主测评+强制分布”考核,利用民主测评、重点工作督查、A/B/C/D强制分布等手段和方法,完善绩效考评运用。根据考核最终得分确定为A等次人数占比20%,B等次人数占比45%,C等次人数占比30%,D等次人数占比5%。破除工作干得好坏一个样,考核高低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思想,对考核C等次人员进行约谈提醒,对连续两年考核D等次的人员给予降职或免职处理。两年来,共提拔任用9人、降职降级3人、转岗4人、解聘2人,真正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

?坚持市场化劳动用工,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一是全面实施“双合同”管理。细化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特殊约定等条款,规范“1+5”“3+3”劳动合同模板,明确员工留用和退出条件。以市场用工为导向,建立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配套制定了《机关职能部门岗位职责及定岗定编》,签订岗位合同,约定岗位考核条款,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职工能进能出。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司294人的《岗位合同书》签订工作,“双合同”签订率达100%。?二是开展“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结合科研院公司产业行业特点、规模体量、发展阶段等实际,深入开展“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强化对标管理,建立更加合理、更为科学的组织体系,总部职能部门由15个压缩至7个,工作人员由43人精简至23人,实现机构和人才资源配置“双优化”,总部中枢作用发挥更加明显,部门职能权责划分更加明晰,工作效率提升更加显著。三是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聚焦岗位紧需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建立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并重的选聘模式。2020年,科研院公司通过公开招聘、校园招聘及社会化选聘等手段,引进高校毕业生44人(其中二本以上院校毕业生达100%,一本以上院校毕业生占86%,硕士研究生占61%),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6人,引进注册类社会化专业技术人才25人,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同时,打破国企员工身份界限,将劳务派遣队伍中的16名骨干和优秀人才通过考核的方式纳入公司自有职工队伍。对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年度考核不合格、不适宜现岗位的人员,以培训、转岗、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坚持市场化退出,2020年以来,共退出22人,其中主管级人员5人。


科研院公司任期制契约化签约仪式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一是建立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结合科研院公司行业及市场特点,新设立部门助理、科技研发和项目组长等岗位,与市场接轨进行特色化薪酬设计;结合公司设计分院行业特殊性,推行“差异薪酬”制度,以岗位贡献和收益同向增减为原则,打破级别工资界限;全资子公司建研建设公司,试点推行劳务派遣人员“同工同酬”制度,实施积分制绩效考核管理,实现了从业人员薪酬分配对等的改革初衷?!耙黄笠徊摺敝贫ㄆ笠蹈涸鹑诵匠攴桨福侠砝峙洳罹?,(分)子企业负责人薪酬直接与核心业绩指标考核挂钩,其中绩效浮动性工资占比最高达70%以上,同岗位层级之间薪酬差距最高可达6倍,坚持有多少业绩兑现多少薪酬。2021年,全员浮动性工资占比达48.21%,收入差距倍数平均值达到1.54倍。二是实施薪酬总额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与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和个人业绩考核挂钩的工资总额管理机制,健全工资效益同向联动机制。完善工资总额预算动态监控制度,建立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市场化对标机制,工资增量更多投向科研领域和高层次人才。三是探索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蒲性汗疽怨腋咝录际跗笠岛涂萍夹推笠滴教?,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科研项目张榜挂帅和研发项目奖励制度,建立专家“一带一”梯队成长通道。同时,积极探索实施股权激励,完成股权激励实施方案和认定实施细则的编制,以此进一步激发核心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公司活力,有力促进核心和骨干人才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信息来源:甘肃建投集团)


【来源:甘肃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_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