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qq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_1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网站logo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新基鼎定 初心筑梦”系列报道之历史篇

时间:2019年11月28日来源:作者:点击数:

“家”的变迁中谱写时代华章


初冬时节,层林尽染,叠翠瑬金。纵看黄河之滨,山河壮美,蜿蜒回转处,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楼,静静矗立在河畔之湾,端庄且静谧。看着如今蓬勃而崭新的风姿,让我们不禁想要探求她的历史,了解她的故事。

此刻,眺望全新的办公大楼,呼吸着冬日的暖阳,历史被深深地凝望着,过去被万物演绎的辉煌,用记忆唤醒我们的心房。让时间回到1973年,回到那个需要被我们熟知的时代。

温暖记忆 老建工局大院的往昔

1973年11月,甘肃省第一建筑工程局成立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旧址位于现建工时代三号楼。那时的科研所旧址,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红大楼”。总高四层的大楼里,除了简单的白墙与灰地。就是破旧木头桌椅与铁皮柜,办公环境极为艰苦。老职工郭宁回忆道:“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大院里玩耍,那时的“红大楼”还是一幢灰色的建筑,门前还是车过扬尘的土路,公交还是带着“辫子”的电缆车。那时候大家穿着俭朴,都是一身蓝灰色大衣,长期恶劣的户外试验条件,使他们风餐雨宿,久历风尘。我常常见他们带着御寒的帽子手套和大罐头茶瓶,背着笨重的试验仪器匆匆出发赶去试验现场。”这一切画面仿佛在眼中回演数遍,久久难以忘怀。那时办公环境的艰苦,却挡不住建科院人刻苦钻研、奋勇拼搏的干事劲头,他们励精图治、勤奋进取、披荆斩棘、铸就辉煌。先后在建筑领域中的科技研发、建筑物检验检测、抗震加固、工程勘察、标准规范编制、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也正是在这贫瘠却温暖的院落里,谱写出了诸多令人振奋的赞歌、迸涌而出诸多令人骄傲的辉煌篇章……

1976-1985年,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完成了对麦积山石窟崖体加固的技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编制的《麦积山石窟喷锚粘托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所荣获三项科学大会奖,同时获得国家先进集体称号;

1984年5月,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梁守信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学术会上,宣读题为《波动理论在桩基工程中应用技术试验研究》的论文;

1986年12月,中国建筑科学院召开“砼收缩徐变的试验研究”鉴定会。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的“粉煤灰陶粒砼收缩徐变”是其中的子项。鉴定认为该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1986年12月,中国建筑科学院与甘肃省建总公司联合召开“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板升板结构柱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技术鉴定会。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还获1986年建设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这些仅仅是建科院诸多荣誉中的小小缩影,这一个个荣誉的得来,离不开那一辈建科院人的持之以恒、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更离不开承载着那一代人梦想的温暖的老建工局大院。

承前启后 蓄力新时代发展

新时代的开端,也是建科院人创造美好环境的开端。

2005年12月,全体建科院人集体搬入了建工大厦办工,建科院人第一次进驻了设施齐备、环境良好的办公大厦。当时位于建工大厦18、19楼的建科院,采用当时南方地区兴盛的玻璃隔墙式的装修理念,在良好解决采光通风问题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约空间。

2015年8月,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办公环境变得简单且陈旧,当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看到18、19楼办公场所的状况,决定对办公室进行了二次装修。搭设吊顶、铺设木地板、刷墙、安装窗帘、绿植美化。办公室的环境变得焕然一新。同时,为了改善建科院职工长期没有食堂的现状,院领导班子新办食堂,时刻将职工的事情放在心坎上,在为职工提供美味与便利的同时,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感与凝聚力。

日月斗转,四十余年。建科院经历了日益蓬勃发展,团队逐步壮大,2017年7月,院领导班子感到旧有办公条件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员工数量,便决定让建研建设公司、华兰监理公司、设计分院三家单位驻外租房办公,暂时缓解办公场所的压力。但院领导班子也意识到着并不是能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为彻底解决办公拥挤的状况,院领导班子及时向总公司领导汇报建科院现状,得到上级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后,进行了新办公场所的选址工作。? ?

新基鼎定 重整行装再出发

2019年,注定是载入建科院历史史册的一年。

金秋送爽的九月,送来清凉的同时也送来了乔迁的喜讯,建科院全体职工怀着感动、喜悦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有序地搬入了位于黄河之滨崭新而又明亮的办公楼。与此同时,这幢办公大楼也拥有了响亮的新名字——建研大厦。

2019年3月,建研大厦的绿色改造项目工程正式启动。3月21日,为保证建研大厦绿色改造工程顺利进行,我院专门成立建研大厦绿色改造领导小组,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对新办公大楼的改造工作。定期开会探讨改造装修的问题,对大楼各项改造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对绿色节能改造、宣传工作、智能化等各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层层传导压力,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对改造设计图纸更是改了又改,苛求完美。秉持着对建科院未来负责的态度,院领导班子对任何一个细节都上会研讨,对细致的追求、孜孜不倦。

大楼被注入既有建筑物绿色改造理念,大楼的改造,传达AAA级企业核心,追求卓越创新品格,严格把控工程品质,以建筑科研开创引领行业新风尚。极大改善了自身办公硬件设施,为职工创造良好办公条件的同时,提高了建科院的企业形象,对外界展示建科院综合实力,为建科院的持续发展铺垫基石。

树长得越高,根就越深埋地下。建科院经历四十六年的栉风沐雨、辉煌巨变,从原有的四层旧楼到身处壮美山河黄河之滨的建研大厦中,从当初的仅仅几十人到如今几百人的大团队。建科院人始终秉持初心,不忘前辈们经历过的辉煌,更不忘前辈们经历过的艰难。

历史带我们纵览四十余年的辉煌篇章。1973年11月,甘肃省第一建筑工程局成立甘肃建筑科学研究所。1994年12月,更名为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019年8月,更名为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由“所”变“院”,由“院”变“有限公司”,这些名称的细微变化,背后却涵盖着几代建科院人无私且辛勤的付出。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发展。此刻,作为新一代建科院人,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基于舒适的办公环境对我们的激励,我们要承担创造建科院美好未来的责任使命,在未来的新征程中不断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创造新的辉煌。

? ? ? ? ? ? ? ? ? ? ? ? ? ? ? 撰稿人:张晶